一提起清水岩,很多人只知安溪有,却不知南安也有一处历史悠久的清水岩。
这清水岩,地处洪濑镇,其历史竟早于安溪清水岩。悠悠历史与传说,使得洪濑清水岩颇为神秘。近日,记者有幸一睹其芳容,揭开其神秘面纱。
古刹深藏大山 尽显迷人韵味
车沿山路,四周流淌的尽是绿意。一路蜿蜒,颇有一种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之感。至山顶,豁然开朗,洪濑清水岩如一座宫殿般出现在眼前。
清水岩气势宏伟,古木参天,晨钟暮鼓,梵音袭人,千年古刹和青山相映,更衬托出这庙宇的清静。几步之外,便是小镇上的喧嚣。热闹与喧嚣仅一步之遥,静默在山中,更能体会一种自然的心境。
清水岩上,有一处观景台。站在观景台中,远处的洪濑古镇尽收眼底。而另一个方向,远远的仿佛在雾端中的是洪梅镇,换个方向,依稀可辨的是康美镇。旁人告诉我们,若是天气晴好,站在观景台上,三个镇便清晰可见。
通往观景台的小径上,放着二十四尊雕像,这些雕像源于《卖身葬父》《闻雷泣墓》等二十四孝的典故,每一尊都有一则小故事。这里还是南安市传统美德教育基地洪濑学区。
登上石阶顶部,巨大的清水祖师像便出现于眼前,高约7.8米的清水祖师盘腿而坐,掌心合十,戴着金色头冠,慈祥而和善,面向苍生,仿佛为世人祈祷。
沿着殿后小径蜿蜒而上,途经“福禄寿”和“观音殿”,便远远望见“五百罗汉园”中造型各异的罗汉,或翻腾,或双手合十,姿态百样,动静不同。
而不远处就是放生池。夹板上的龟正晒着太阳歇息,不想我们一来,打扰了它们的美梦,一一潜入水中。反倒是鱼儿依旧欢乐地游着,三两孩童,正拿着面包喂食鱼儿。
名寺秀甲洪濑 演绎千年传奇
洪濑清水岩历史悠久,竟比安溪清水岩还早,这座古寺中埋藏着许多传说。
传说,清水祖师出生于永春,后来,云游到南安洪濑镇集新村清水岩上修炼,之后才往安溪清水岩定居。
洪濑清水岩管委会副主任黄衍远介绍,清水祖师殿始建于唐朝年间,原名“东林寺”。宋庆历年间(公元1041-1048年),僧人永佐重修古寺并改名为“清水岩”。而这洪濑“清水岩”也曾多次出现在史书上,明弘治庚戌年(公元1490年)出版的《八闽通志》就有记载“东林寺”。清康熙年间壬子年(公元1672年)《南安县志》就已提及“清水岩”。清乾隆《泉州府志》以及康熙时期《福建通志》均记载着“清水岩”。黄衍远说,洪濑清水岩先于安溪清水岩30年有余,洪濑清水岩于宋庆历年间(公元1041-1048年)修建,安溪清水岩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(公元1083年)。
“穿过大殿,便有两处泉眼,甚是特别。”这两口泉眼有个特别的名字叫“龙虾眼”,也称“虾目泉”。
相传,此处为龙虾出海的圣穴。唐代建寺时,僧人们在寺后面找到龙虾眼,泉水清甜甘美,又能清热降火去眼疾。除了僧人饮用外,香客们也纷纷前来取用。而这口泉眼也像是有灵性般,有多少人饮用,就出多少水。而在泉眼周遭还不得出现铁锹和刀斧,若是用榔头在周围锄地,几天之内泉眼都将不出水。黄衍远笑着说,可能是惊吓了地底的龙虾。
此外,此处还有另外一个说法,便是大殿后的树木,无论长得多么葱郁高大,都难以延伸到大殿之上,大殿瓦不沾叶。
清水岩管委会主任黄进华告诉记者,洪濑清水岩最重要的便是它的历史文化。如今,管委会正在收集研究这里的历史典故与文化。相信未来,清水岩将成为集休闲、宗教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。
与安溪清水岩相比,洪濑清水岩颇有些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但它却像是还未被挖掘出的珍珠,已经初露光芒,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大放异彩。